页面

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

大话修行35

大话修行35
画眉:欣悦女去跳街舞……溶入社会生活? 
杏子:2000年以前,西洋女王让秋云等死……秋云说,虚空她们叮嘱道——如若是再返回社会……意思是你就没戏了! 
画眉:所以我们的老学者……就会心存顾忌呀?能不能够去跳街舞呢? 
杏子:S说,虚空说的那个返回……是指原路倒退回去。退转与虚空说的要和光混俗是两回事。 
和光混俗是因为心中有光了!这个光就是她们…… 
那个所谓的俗……指的是凡俗的社会生活。 
心中有光,终日吃饭,过着平凡的生活——这个就是她们说的,所谓的等死,就是过日子。 
原路退回与转了一圈,以新的高度进入原点——从平面图上看,这个原点是与你最初的那个起点是重合的。但是从立面图看,有个高度的差异……这个小圈是个螺旋圈,犹如弹簧的螺旋,一圈圈的上旋。 
心态不一样了,修行修的是心。形式还是那个老一套的凡俗生活,但是立点不同了,境界不同了。你已经有了比较高的瑜伽立点,心里有数了……这个数就是——九宫大日。 
胸有成竹,心中有数。 
2013-10-10 

大话修行34-下道

大话修行34-下道
下道容易上道难…… 
但凡是涉及到……我俩前世是夫妻、母女、父子等等,下道了!为什么?人我意识掺乎进去了……把人世间对财色的迷惑——强拉硬扯的塞进了天道。 
所谓的上道,系指天道行。不要把人世的理念、关系等等,映射在天道。不要在人世去搜寻你往世的姻缘,因为这是你在把天道拉扯到了人道。人道就是人道,天道就是天道——不要掺乎?但凡是一掺乎……把修行庸俗化了。即便是所谓的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,但不是这种不离?是不离吃饭…… 
2013-10-6

大话修行34-下道

大话修行34-下道
下道容易上道难…… 
但凡是涉及到……我俩前世是夫妻、母女、父子等等,下道了!为什么?人我意识掺乎进去了……把人世间对财色的迷惑——强拉硬扯的塞进了天道。 
所谓的上道,系指天道行。不要把人世的理念、关系等等,映射在天道。不要在人世去搜寻你往世的姻缘,因为这是你在把天道拉扯到了人道。人道就是人道,天道就是天道——不要掺乎?但凡是一掺乎……把修行庸俗化了。即便是所谓的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,但不是这种不离?是不离吃饭…… 
2013-10-6

2013年10月28日星期一

大话修行33-行者

大话修行33-行者
画眉:好像是那个林娥学者的回复——行者,就是观者? 
杏子:行者……是心行,修的是心。如何心行——观。心经交代的明明白白——观行照度……观行!那个叫做洛花的学者的回复是——本性空何有名,烟花翠竹嫣红中。坦然一笑百默生,万花丛中一点红。 
这个就叫做行者——行观者。 
画眉:没有能够入观的学者如何行?人类的极少、极微弱……百万分之一,千万分之一,甚至更少?我们的众学者……估计也有70%以上的人不能够行观,如何行? 
杏子:我们的月色花苑号称800人,实际上平均的常驻客也就是250人左右吧?其中有观力的学者130人以上……50% 
画眉:听故事? 
杏子:这个听故事就是交流,听行观者的故事——从中感悟。与观者在一起画个小圈儿,用鞋带捆在一块儿。你行我也行……如影随形,互补断肠。 
2013-10-6

大话修行32-当代修行者的标准

大话修行32-当代修行者的标准
1、快乐瑜伽,健康身体。 
2、好好生活,好好挣钱。 
3、淡化财色,放下空名。 
2013-10-6

大话修行31-空名

大话修行31-空名
财色迷世间,空名惑道人…… 
如若是依然为财色所困惑——世间人,亦即标准的社会人。 
所谓的道人,道上人……是古代对修行者的称谓,道上人就是行者,修行者。 
修行者与社会人的差异就是不为财色所迷、所惑……亦即能够放下对财色的执着。 
放下,与棄财、禁欲……是两回事。棄财、禁欲——不等于放下。 
修行领域里的放下仅仅是指心,是在心里放下,在心里不执著。 
满大街撒钱叫做棄财,但是不叫做放下。抛弃、禁欲——不是放下,而是一种偏执。 
对于修行者而言,最大的困惑就是个空名? 
有人说,我最大的困惑不是什么空名,而是人民币和女人……那就表示你依然是个标准的社会人,而非为道上人。仅仅是因为某种机缘或者是兴趣……混迹在修行者群凑个热闹。 
空名之所以迷惑道人,实际上依然是世俗意识的映射——我的特殊,我一定是某某大人物,我一定就是虚空里的那个人,等等。 
我们的众学者行至此,应该是进入放下空名的领域了……就是,不要认定自己就是谁?要淡化那个谁,淡化那个空名? 
只有淡化了空名,继而能够放下了空名……你方能够与虚空和合一体。 
比如说每一滴水都有个空名,溶入大海——只有一个名,大海。 
2013-10-6

大话修行30

大话修行30
画眉:当年S写修行者第二部月下行(19956月),就是直接切入内法的……然后在第三部开始就来个大迂回绕过内法而侧重在外法了。 
杏子:时与机的问题……如若是从第二部月下行开始就一直走内法的话——可能一个个的不是进了班房就是进了病院了吧? 
因为当时的气功人在心性上比较狂妄……如果行内法的话——那就不知道出来多少个老观音了呀?不知道会出来多少太上老君之类的呀?那就会形成一个个都比释佛还厉害呀?祖师禅为什么到了宋朝就灭啦——并不是内法的问题,而是人的心性问题!没有虚空情的人走内法——都会狂妄的得了疯病的。 
附件——一些重庆学者问玉儿—— 
日期:2013-09-22 16:09:57 主题新人咨姐 
亲,不好意思,我想问一个问题。才进来的新学人,是否必须要补课。就是炼九姐九阳。其中基训一。二、三分别要炼49天。然后在炼晚霞瑜伽。 
玉儿回复——可以直接练晚霞瑜伽~~谢谢~~ 

画眉回复——玉儿回答的对不对? 
杏子:无所谓的对不对……但是要全对是难以做到的呀! 
画眉:理论上是……非这么,非那么。 
杏子:因为那些教新人的学者……不好判断呀?但是S有个建议——对于那些老气功、老修行,以及追究理论的人,可以走外法;对于那些比较单纯,没有什么框子的人……可以走内法。 
谢谢2013-9-30

大话修行29

大话修行29
众学者情况交流——玉儿邮件反映 
一些重庆学者提出一个问题,如下—— 
1、晚霞瑜伽力度不够,相应的力度也不够。 
2、所以,还是要行九阴、九阳,并认真的看修书。(尤其是对新人) 
3、应该以修书为主(尤其是对新人),网上的曲……可以不看,或者是参考看看。2013-9-30 

画眉回复——都可以,没有什么分别。但是两者的差异还是有的? 
杏子:修书……的整个结构都是属于探索、研讨性的,是个探索与研讨的过程的记录。类似于实验的原始记录,所以文字冗长……几百万字。 
画眉:与修书等同的是——大话修行!是对修书的结论……文字较少,便于直接插入。 
杏子:以前玉青并没有看过修书,也没有行过九阴、九阳……系属典型的新人。S采用的就是——直接行曲入观。 
画眉:两者的差异仅仅是——外法与内法。 
修书、九阴、九阳——走的是外法。 
大话修行、晚霞瑜伽、观曲——走的是内法。 
各有千秋……各有短长。 

杏子:外法与内法的问题……可能是在昆仑曲里有记载吧?当时虚空的她们对秋云讲解了——虚空她们说,打坐练功等等的属于外法。虚空说,S当时不敢教内法!修行者第二部就涉及了内法——但是如若是心性偏离的话……?所以,你S在修行者第三部急转弯,又回到了外法,意思就是慢慢的来吧…… 
画眉:当时虚空她们让秋云可以走内法——亦即,以情为主导,直接入观!谢谢2013-9-30

大话修行28

大话修行28
前一个话题是有关灵魂的说法……这个自古以来,尤其是现代最为争议的问题?我们并不否定生命的灵魂存在或者是不存在,我们的研讨是生命的感觉……生命的核心就是感觉,是个具有印记的感觉。 
对于物质生命,感觉的印记——古瑜伽认为是存储在脑以及脑的延伸(脊柱)。从时间上看,脑只是留存着当下的,或者是当世的记忆;脊柱留存着往世的印记……越向脊柱的尾部,印记越是古老。 

人的想……主要是脑对环境因素的反射。人的想不一定就是现实的,这个想——更多的是以往或者是以后。 
如果说人身——仅仅是活在当下,但是人的想……极为大量的并不是活在当下的——或者是沉溺于已经消失了的过去;或者是活跃在不现实、不实际的梦幻(白日梦)。 

修行领域里的一个难点就是人的想……因为但凡是有想就有相,就是个不空?此即是之所以见色不见空的核心问题?因为有想…… 
能不能够断想呢?不能够……因为人一旦是断了想——死亡。即便是人在睡觉时也是不能够断想的——是以梦的形式在想? 
是故释佛说……少想才有明天。 
为什么释佛不说——不想呢?因为如若是不想的话就不是人了。 
所以自古以来,包括古瑜伽都是——以一想代万想,亦即以一念代万念。实际上这个念,就是想。 
所谓的定,或者是入定——就是定在一想或者是一念上,而不是想来想去,念来念去的变换。 

在人生里,人之所以不能够活在当下——就是因为想。 
想过去……实际上就是活在过去;想未来,实际上就是活在梦幻。 
但是,人没有办法不去想过去……因为人有记忆!这个就是人与动物的最大的差异——动物只活在当下!动物不去回忆以往,也不梦幻未来。 
人脑比动物的大,容量大……比动物大的那些脑容量装的是什么?回忆过去,梦幻未来…… 
待续2013-9-28

大话修行27

大话修行27
杏子:佛经提到六根的问题,其对应的环境因素叫做六尘。记得好早以前……虚空她们说,实际上是七根? 
S:是的,忘记是记录在哪一篇里了? 
杏子:生命的特征就是感觉与印记,简单的说,生命就是感觉与印记——人身仅仅是个感觉与印记的载体。 
S:可以这样理解…… 
杏子:灵魂……呢? 
S:所谓的灵魂是个传统的说法,东方的民俗信仰,道教,西方的宗教等等,都是认为人是有灵魂的。西方宗教认为人死了以后并不是人身去天堂,仅仅是人的灵魂去天堂。比较正宗的道教也是认为人身死了以后,灵魂可以成仙得道等等。 
但是,佛教一般不使用灵魂这个名词,叫做什么中阴体之类的东西等等。 
古老的中华文化是使用灵魂这个名词的,不然就不会有灵魂这两个字出现了? 
杏子:我们应该使用什么名词描述这个所谓的灵魂现象呢? 
S:很早以前西洋女王就对秋云讲了……是感觉回归。 
虚空她们几乎是不使用灵魂这两个字的。我认为叫做感觉——是最贴近真相,最得当的说法了。 
可以比较机械的认为——我们说的感觉,就是自古以来人们说的那个所谓的灵魂。其中感对应魂;觉对应灵。 
感犹如觉的触角,神经,反射弧,探针,浏览器,搜索引擎等等。感把获得的对环境的感知、感应、感受、感冒、感动、感情、感谢等等的,传递给觉。 
觉因感而动……并对应于——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触觉、嗅觉、意觉,等等。 
但是这些觉并不是我们说的那个生命本质的感觉? 
生命本质的感觉是非物质性的,上述的那些都是物质性的——两个不同的领域概念。 
杏子:生命本质的感觉……那个觉,如何?是个什么觉? 
S:姑且先叫做……睡觉吧? 
杏子:处于睡眠状态的觉?何时能够成为醒觉呢? 
S:还是先不要去理会那个大颠的说法吧? 
待续2013-9-21 

大话修行26

大话修行26
对于修行者来说,入观——是为得天独厚,其具有独特的优势…… 
未能入观的学者打坐10分钟……只好采用种种方便法门了。没有必要超过10分钟,不仅是损耗身体,还会浮想联翩?
入观者打坐10分钟,相当于行观入定了10分钟。如果你总是追问为什么,怎么办……等等,那就不能够是入定了,因为没有专注于虚空,还是个专注于自己的人我的为什么了。 
学者问,诸多的为什么、怎么办等等……怎么办? 
自会解决……你应该把心思交给虚空的她们,她们有她们的程序或者是叫做教程吧? 
观音说的每天10分钟……就是修行者的基本功。你如果是比较夸张的每天打坐100分钟,她们也许会不理睬?是多少就是多少,不要自以为是。 
这个10分钟就是基础课……一切都是立点于这个基础之上的。 
比如继而的深般若,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花样、小本事、小能耐——就是人们说的所谓的功能等等。 
但是不要去刻意追求什么……虚空意是不能够刻的,应该是会意。以你的意根去会晤虚空意,是个两厢情愿的事——你有情,她有意。 
待续2013-9-14